星球缓缓转动,玩家操作的轻型机甲“伊卡洛斯”在地表低空盘旋,加造着新的建筑群;错综复杂的流水线运转不息,数百门排列有序的电磁弹射器正将无数太阳帆“打”向太空……这样的作业已持续了数十小时,在游戏内更是不知度过多少个日夜。
又一个日出到来,本星系的恒星伴随霞光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但今天的“太阳”有些不同,玩家停下了手中的操作,让机甲落在了地面上,和它一起望向远处的天空——不计其数的太阳帆终于在宇宙中汇聚成了“戴森壳”,逐渐将恒星包绕起来。最初只能在地表砍树挖矿来获取资源的小小机甲,“征服”了这颗体积是自己上万倍的星球,将其能源握入了手中……
聊起游戏中自己最激动的时刻,几乎每一个《戴森球计划》的玩家,都会描述起这样一个经历了不眠不休后迎来的“清晨”——既是在游戏中,也是在现实里。
做到这一步,玩家通常已经在这游戏里花费了近百小时,而在资深玩家间,像这样构建起第一个戴森球,又往往被戏称为“恭喜完成新手教程”。
这也如同《戴森球计划》刚问世的时候,由于其展现出的极高完成度,让人很难相信这竟然只是个“抢先体验”的版本,而在这之后的三年里,《戴森球计划》证明了这确实只是个起点。
时间回到2021年初,当时《戴森球计划》称得上不折不扣的“现象级”游戏。
即便该项目原先就轻松达成了众筹目标,在独立游戏圈小有名气,但游戏正式面世后的架势仍旧惊人。
游戏发售后不到一天时间就登上了steam全球畅销榜首位,随后蝉联多日,获得了Steam全球周销量榜的第一;
国内外的主播们有如参加“赛博马拉松”一般,不舍昼夜地直播构建自己的戴森球;
视频网站上每天有数以千计的相关视频被上传,且不问出处、只要内容有趣实用,往往就播放量喜人;
行业内则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初创时仅五人的团队到底怎么做出了这样的游戏。
这样吸引流量的“话题作”可能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但像《戴森球计划》一样在各圈层和类型玩家间得到一致认可,且几乎不涉及任何矛盾和争议话题的热门游戏,在这之后也屈指可数。
可以说《戴森球计划》的登场,使得“自动化基地建设”在国内不再是一个冷门小众的游戏类型,且本身有着极其细致的引导设计,即便是毫无此类基础的玩家,只要有耐心循着指引,也完全能独立构建起属于自身个人的太空奇观。
在本就着该类型玩家土壤的海外,《戴森球计划》更是作为新兴的一线“基地建设游戏”受到推崇,三年过去,即便游戏除中文外依旧只推出了英文语言,但非中文留言占据了评价近一半,其中还有不少并非英语。
相比此前的同类游戏,《戴森球计划》将诸多太空科幻相关概念和术语融入到游戏中,并通过玩法直观展现在玩家们眼前,真正显现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相比稍显冰冷的机械工厂所展现的“工业美”,任谁都更容易感受到“捕获太阳”或是“穿越黑洞”所蕴藏的惊奇与浪漫,这也是其更受大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硬要说《戴森球计划》有引发什么游戏内容之外的争议,大概就是以一己之力拔高了Steam“抢先体验”这一发行模式的上限,并给同行带去了压力,但谁又能说这是一件坏事呢。
事实上,在随后的三年里,《戴森球计划》也确实从始至终保持着高频率的更新,从细碎的优化和bug修复,到添加诸如“蓝图”“大矿机”“自定义机甲”在内的玩法内容,到今天则是推出了游戏自诞生以来最大的版本更新“黑雾崛起”,代表着游戏中正式添加了玩家们朝思暮想的战斗系统。
如今在搭建自己的生产基地之余,玩家还将同时面对来自外太空与地面的“黑雾”威胁,在通常难度下它们会不定期派出战机骚扰和破坏玩家建设的基地。而作为应对措施,玩家现在不但可以为自己的机甲装备武器和无人机编队,化身“高达”,也可以在地面建立起自己的防卫体系。
仅是从游戏中科技树分支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就显而易见,“黑雾崛起”给游戏增添了诸多新内容,包括黑雾势力将掉落限定的新材料,带来全新的科技……而这仍旧是游戏本体所包含的免费更新,游戏售价依旧是70元,玩家们甚至没什么额外渠道能多打点钱来以表支持。
在经历了起初的热度高峰之后,《戴森球计划》仍长期保持着一个相当稳定的玩家在线人数,作为单机游戏这颇为难得。
这离不开开发团队长期的辛勤更新,同时也是因围绕着游戏形成了一个相当核心的玩家群体,其中游戏时长上千的大有人在。
简称“CIDT”的“戴森球宇宙设计与科学研究院”就是由这样一群玩家们所创立的组织。
该组织创立于游戏发售两个月后,后来又陆续分设了电路研究院、蓝图仓库和学院等机构,核心成员六十余人,参与者则超过千人。从面向国内外玩家的教学视频,到蓝图和mod分享,再有整活或是向开发组反馈意见……几乎在与《戴森球计划》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2021年五月,《戴森球计划》更新了“三级文明”,加入了“银河系视图”功能,玩家可在该视图下查看星区内的发电量。
起初这一发电量的数值显示上限是632TW,代表着人类所测量到的银河系存在的总分钟数,而这一点则是CIDT在第二年试图挑战单星区1PW发电量时才发现的。
挑战发电总量这件事乍看起来很简单,毕竟理论上只要保持扩大生产线、发射更多太阳帆、搭建更多戴森球,效率就能逐步的提升,发更多的电。
尤其是随着开发组陆续更新像是“蓝图”这样做才能够保存和复用玩家预先设计的建筑群的功能,又或是添加一键拖动批量建设,都大为方便了玩家们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版图。
但正如游戏里时刻提醒着玩家“没有永不枯竭的能源”,现实里也没有不设上限的算力。
在《戴森球计划》的新老玩家之间有着一个显著的差异。一种原因是新人们时常会惊叹于该作不仅游戏的要求配置平民,保存和读图速度通常远超预期,简直堪称“神优化”,玩起来轻松惬意,基本上没有硬件焦虑。
与此同时,你又常能看见资深玩家们对于建筑群里多摆少摆一节传送带都要斤斤计较,盘算着优化掉这样一个组件能为内存条腾出多少算力,能不能让游戏后期的运行帧率再高上一帧。
所以对于想要挑战1PW发电量的CIDT成员们,除了在游戏内搭建起782139个戴森球,最大限度压榨资源产出以外,在现实中也动用了一颗i7-12700K处理器和3090显卡,以省略了几乎所有渲染的24帧画面跑了2184小时的游戏,才终于达成了这一目标。
不少玩家提起他们此前最沉迷《戴森球计划》的时刻,往往是前两年因居家办公或是隔离而离群索居的那段日子。在这样的游戏中脚踏实地走向一个宏伟壮丽的目标,体会成功那一刻的喜悦,在那时为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平静和安宁。
如果简单将“完成构建起一枚戴森球的计划”视为通关的话,依Steam成就显示,三年间至少有15%的玩家在游戏中达成了这一壮举。而依据不久前公布的销量,《戴森球计划》已在全球卖出超过250万份。
作为一款单机游戏,《戴森球计划》大部分时候的游戏体验是孤独的,玩家只能操控着小小的机器人忙碌着,偶尔才有引导旁白和你搭话(和《流浪地球》中的MOSS是同一位配音)。
正如此前所说的,直到这一步为止,游戏里都有着颇为直观细致的引导,几乎只要逐步点亮科技树,就总能将太阳收入囊中,这一过程通常花不上一百个小时。
对于许多像是CIDT成员那样的动则玩上几百上千小时的玩家而言,这确实只是个开始。
随着开发组不断丰富游戏内容,玩家们在《戴森球计划》中投身的领域也慢慢变得多样。
2021年底,游戏中添加了新装置“流速检测器”,该装置除了能显示传送带的运转速率,还可为不同物品经过检测器时设置警报,共有24种音色可供设置——不难想象,与其说是新增了工业用具,到不如说这项新物品是为游戏添了门乐器。
在官方随后举办的第一届音乐大赛中,CIDT成员“看客之眼”搭建起行星乐器并演奏的《钟》获得了第一名。
而在几个月后,玩家们就不再只满足于音乐,还配上了星球显示器同步播放MV。
而即便在CIDT成员之间,小马丁(B站ID“我的小马叫丁真”)也被称为“硬核玩家”。他的游戏时长已超越了5000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制作超大型的蓝图上,包括方便生产各类材料的“超市蓝图”,解放算力提高效率的“无传送带蓝图”,还有一键覆盖恒星的“球壳蓝图”。
他经常花费一两周的时间来搭建一个超大型的蓝图,而每当这些堪称奇观的建筑群完工通电的那一刻,他总能感受到同样的激动。
无论资深玩家或新手,许多人曾从小马丁打造的诸多蓝图中受益,他和其他一些玩家所创作的蓝图甚至一度被盗去淘宝售卖,但他们仍旧坚持着无私分享这些内容。
《戴森球计划》的玩家社区里时常能听到希望制作组推出联机模式的呼声,毕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肝星球”、探寻宇宙奇观,光是想想就不免令人心神向往。
但开发组多次回应了不考虑更新联机模式,一种原因是因为游戏目前的设计都是基于单人玩法,而从现实角度来说,由于《戴森球计划》的存档会随建筑数增加而不断膨胀,甚至多到几十上百G,是游戏本体的数十倍,对于网络同步而言无疑是个难题。
玩家们对此大多表示理解,毕竟“孤独才是宇宙的主旋律”;而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戴森球计划》的玩家们其实从不孤单。
近段时间,随着《浩劫前夕》的制作组发完烂作就圈钱跑路的操作,关于Steam“抢先体验”(EA)的争议又甚嚣尘上。
这一发行模式的后续更新几乎全凭开发者良心,而就好比“借朋友钱的结局往往是人财两空”,玩家们提前预支的信任和金钱,通常也得不到什么好报。所以即便是最终不负众望拿下年度游戏的《博德之门3》,在EA阶段也没少受质疑,
相比之下《戴森球计划》才更像是个异类,资深玩家都说游戏早就足够作为正式版发布了,依照过往惯例,热门作品发布正式版通常能再迎一波销量增长,后续更新也能名正言顺作为dlc卖钱。
但开发组仍旧坚持要完成他们曾经应允过的“太空平台”以及更多的“太空战斗”等内容,再考虑转为正式版本。
对于玩家而言,当操纵着伊卡洛斯机甲冲向“黑雾”的巢穴,当然会期望来上一场更加酣畅淋漓的太空大战。
就在昨天凌晨,开发组通过Steam更新了一条通知,公布《黑雾崛起》将在北京时间16:00正式更新,让想来卡点更新的玩家们好去安心睡觉。而在留言区里,你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们在计算这对应着当地时间几点。
如果说一开始称呼《戴森球计划》为“国产之光”是为了褒奖,那么事到如今,或许已可说是《戴森球计划》代表了“国产之光”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