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下载:
本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80周年。在江苏南通,一场“寻访之旅”悄然进行——3月至6月,72岁的退役老兵沈玉生踏遍全市98处抗战地标、留念地,收拾出7.2万字寻访材料,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的抗战回忆。
沈玉生是南通崇川区商场监督管理局的退休干部。2024年,他参加南通爱国拥军爱心驿站,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本年年初,驿站联合崇川区退伍军人事务局、南通新四军子孙分会、平和桥大街办事处等筹办抗战遗址巡展、赤色故事宣讲等公益项目,沈玉生自动请缨,接下了寻访抗战遗址的使命。
“江海大地是很多先烈战争献身的热土,这些遗址揭露了侵略者的残酷行径,也记录着江海儿女的不平精力。”南通爱国拥军爱心驿站创始人、2025年度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张志光期望让抗战遗址能走进更多人的视界,展示南通这座城市的不平精力。
在很多抗战地标、留念地中,日军登陆南通警示碑、新四军地下联络站等都是承载南通抗战回忆的中心坐标,终年发挥着前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矗立在崇川区长江江岸的日军登陆南通警示碑,碑身“毋忘国耻,振兴中华”八个大字由抗日将领梁灵光题写。自1997年立碑以来,碑体维护无缺,每年都有市民、学生自发前来吊唁。
“这儿是1938年日军大规模侵略南通的登陆点,侵略者从这儿开端,在南通制作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3月12日,沈玉生寻访至此,停步好久,他用手机拍下警示碑,“必定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前史。”
寻访之路并不轻松,市区里的地标、留念地还能骑车前往,偏远地区的遗址,则需求曲折乘坐公交,有时还需求步行数里路。
沈玉生每天清晨5点动身,带齐干粮,直到夜晚才归家。张志光、老战友朱勇曾为他组织车辆,老伴则帮忙收拾材料。“有了这些支撑,我才干更专心地走近前史。”沈玉生说。
寻访作业完毕后,沈玉生开通了新媒体账号来共享寻访见识和抗战故事。7月7日,南通抗战遗址地标展览在地铁平和桥站发动,展板内容源自他寻访的80处抗战地标、留念地。活动现场,青少年们火热讨论着遗址背面的前史,老兵们也纷繁叙述着战争故事。
“每一处抗战地标都是一段厚重的前史、一本鲜活的‘教材’。”沈玉生坦言,他寻访的意图是为了传承、宏扬革新长辈的光荣传统,从他们的勇敢业绩中罗致不断猛进的力气。
尔后,展览又在通州区前锋大街、崇川区永兴大街等地进行。除了巡展,他们还走进南通市八一小学、崇川区机关、通州区前锋大街苏家埭村等单位展开主题宣讲。
“发掘本乡抗战故事的实践,让公共空间成为了前史教育的载体,激活了居民参加文明传承的热心,为底层管理注入了赤色凝聚力。”崇川区平和桥大街党工委副书记陆恺铭点评道。
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80周年当天,南通爱国拥军爱心驿站将多年来搜集的抗战老兵字画、相片、书本、回忆录等材料,全部捐给了南通市档案馆。沈玉生也将98处抗战地标、留念地相片与7万多字的文稿同时捐出,为城市前史档案弥补了宝贵资料。
“这些抗战地标不是由于寻访才存在,我仅仅搭了‘一座桥’,期望能讲好前史,传递城市的不平精力。”沈玉生说,而南通的抗战回忆,也因这些地标以及更多人的重视,在新时代焕宣布全新的教育含义,让“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仰融入每一代江海儿女的血脉。
,xy星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