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板块:全产业链挖潜增效谋创新

来源:丝网除沫器    发布时间:2025-04-26 16:32:38
  • 2024年,面对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市场消费没有到达预期等局面,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全力防风险筑底盘、

  2024年,面对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市场消费没有到达预期等局面,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全力防风险筑底盘、稳运行促优化、挖潜力降成本、谋创新促转型,顶住了市场压力,稳住了全产业链,为集团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版专题展示2024年度部分炼化企业经济效益优胜单位在2025年的发展思路,敬请关注。

  本版文字由 刘 强 黄剑芸 陈伟伟 孙丽颜 卞江岐 曾 悦 邓 颖 曾文勇 王梦璐 整理提供

  2024年,青岛炼化积极应变、精准施策,效益位居集团公司炼化板块前列。该公司紧盯油价波动,优化采购结构,在稳定主力油种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低硫原油采购比例,通过精准研判采购节奏,大大降低了原油采购成本,实现降本1.37亿元。

  202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青岛炼化将锚定全年效益目标,全方位推进攻坚创效。

  坚持“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理念,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进一步压紧压实全员安全责任,常态化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做到隐患动态清零、风险始终受控;坚持“事前算赢”,突出战略财务导向,强化多维度测算优化,最大限度挖掘创效潜力。加强市场分析研判,科学把握原油采购节奏与库存优化,努力做大原油加工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做好聚丙烯、芳烃溶剂等新产品研究开发与生产,推动“卖产品”向“卖售后”“卖服务”转变。坚持以攻代守拓展市场,努力做大高标号汽油、航煤、燃料电池氢等高的附加价值商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品创效能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引导全员增强成本、效益意识,深化业财协同,不断提高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加强资金运营优化,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努力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创效能力。

  2024年,广州石化经营效益位居炼化企业前列,小乙烯在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下创效显著。经营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评集团公司A+级、连续两年在生态环境部炼化一体化企业绿色发展先进水平榜上排名第一,第9次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2025年是广州石化“改革发展年”和“大修年”,要坚持高水平稳定生产、高质量攻坚创效、高起点谋划发展,全力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聚焦稳增长创效益,着力在“稳”字上下功夫,强化生产运行管理,夯实设备运行基础,抓实产品质量管控,向平稳运行要效益;在“精”字上做文章,加强一体化统筹运行,向系统优化要效益;在“新”字上求突破,以新材料开发、碳材料应用、新能源推广为目标,强化市场开发定位,向拓市扩销要效益;在“融”字上见实效,以建设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为牵引,向业财融合要效益。

  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以高端、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原创性、“卡脖子”和前沿技术攻关,积极向化工型炼油厂转型;坚持“基础+高端”“化工+材料”发展方向,积极谋划碳排放“双控”新机制下的化工转型发展路径;坚持产能规模化、应用场景多元化方向,积极探索企地氢能交通产业合作,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供氢中心,以及高端材料和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2024年,九江石化实现全级次核算主体盈利,在炼化板块“比学赶帮超”排名中获得60面红旗。同时,该公司抓实节能降耗,炼油能耗创历史新低、芳烃能耗比上年下降28.08个单位,创集团公司同类装置最好水平,荣获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2025年,面对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九江石化将坚持市场导向、价值引领,整体算账、一体联动,稳中求进应变局,推进全价值链协同创效,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

  一是向系统优化要效益。围绕做好优化“大文章”,开展炼化一体协同优化,做大有效益加工量,抓好资源深度优化,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创效增效“一盘棋”。二是向成本管控要效益。树牢长期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的思想,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从严从紧控制成本费用;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抓实重点成本要素,紧盯关键成本领域。三是向拓市扩销要效益。发挥创效主力军作用,巩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高价值产品拓市增效,以进取姿态拓市场、提量效。

  2024年,北海炼化原油采购综合排名首次进入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前三;着力拓市扩销,高标号汽油销量比上年增长8.14%,航煤销量比上年增长21.35%,均创历史新高;严控成本费用,非生产性支出比上年下降40%。该公司全年吨油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排名集团公司炼化企业第一和第二。

  2025年是北海炼化大修改造攻坚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制定之年,既要安稳生产、优化创效,也要规划发展、谋划未来。

  一是筑牢行稳致远根基。坚持“聚焦现场、服务基层”“我为安全办实事”“我为安全作诊断”机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安全、合规、平稳运行。围绕“停得好、修得好、开得好、长周期”检修总目标,科学制定停开工方案,高质高效完成大修改造,夯实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增强生产经营韧性。完善铁路装车设施,论证航煤管道项目,延伸销售覆盖区域,扩大西南地区成品油市场占有率。优化区域内部企业资源,实现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目标。同步推进5万吨级码头、原油输转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成品油储备基地构建西南接卸枢纽,开拓东南亚出口通道。三是规划绿色化工转型。依托西南及东盟区位优势,整合北海LNG(液化天然气)冷能、港口物流与绿电资源,探索高端化工和绿色能源耦合发展,构建清洁能源驱动的低成本高附加值产业链。

  2024年,镇海炼化加工原油2313万吨,生产乙烯216万吨,乙烯规模提至250万吨/年;在中央企业“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中首次获评“标杆”,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浙江省雄鹰企业名单,首次获评浙江省质量管理标杆组织,7次获评国家重点行业(乙烯)能效领跑者企业,石油炼制、乙烯行业“水效领跑者”双双入选。

  2025年,镇海炼化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三提三强”重点工作,不断夯实本质安全基础,奋力打造更高质量的“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

  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实现高价值创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建立健全“产销研用宣”创新攻关体系;树牢“过紧日子、过苦日子”理念,推进全域业务、全流程线条开源节流降本,以更实的举措持续深化创效机制,巩固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有序推进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统筹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流程优化、智能工厂建设,蹄疾步稳推进存量资产焕“新”;将“三基”工作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升级打造“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分阶段健全完善与镇海基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抓手,实现数智赋能提效。

  2025年,金陵石化将立足管理精益化做强基本盘,培育发展新动能造就增长极。

  统筹江南、江北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防范化解安全、环保和经营风险,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实行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峰值管理,抓好降本增效。多领域、多场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强化工艺平稳性、设备完整性管理,坚持日周月滚动优化,科学合理统筹加工排产和检修任务,开满开好催化、重整、焦化等创效装置,全力做大有效益的加工量。持续优化营销机制、做强拳头产品、做大特色产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行情,“一品一策”做好产品攻坚创效,提高煅后焦、负极焦、储能焦、高纯度正己烷、轧制液等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深化高端碳材料产业链联动攻关,加快长链烷基苯及润滑油清净剂产品研发与工业应用,打造华东区域特种油品基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细致谋划“十五五”发展,走“灵活炼油+特色化工”创新发展之路。

  2024年,金陵石化接续实施跨江发展战略,高端日化品等转型升级重大项目顺利开工,联合成立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创新联盟,完成三轮装置大修,航煤、芳烃、石油焦等主要创效产品均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原油“两耗”连续四年为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最优水平,经营效益稳居炼化企业前列。

  2024年,塔河炼化抓好生产计划运行管理,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全年原油加工量达检修年历史最高;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汽油、低凝柴油收率比上年提升0.27个和0.07个百分点,航空煤油产量达31.01万吨,刷新历史纪录;成功研发调和出符合国标及企标的船燃、负35号车用柴油等优质产品,推动春风塔河沥青规模化生产,首次实现“海陆空”产品全覆盖。此外,该公司累计综合能耗51千克标准油/吨,创历史新低。

  2025年,塔河炼化将从生产优化与供销协同两方面深化降本创效,开展全员小指标竞赛,通过动态优化目标设置、精准激励机制,确保中型炼厂指标排名保持领先;动态调整产品结构,攻坚消除产能瓶颈,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保障南疆航煤市场份额,同步打通船用燃料油全流程管理体系,开辟新效益增长点;实施能源精细管控,通过现货交易优化、峰谷用电调节及电机改造实现电费压降,平衡干气系统,减少天然气消耗。在供销环节,建立MTBE(甲基叔丁基醚)资源比价采购机制,降低保供成本,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搭建“易竞拍”常态化处置平台,严格管控新增积压物资;创新石油焦营销模式,采取“疆内深耕+川甘宁开拓”双轨策略,实施“量价联动”精准营销。通过全链条优化,确保在能源转型期持续提升经营质量。

  2024年,济南炼化利润总额和吨油利润稳居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前列,能耗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汽稳煤增柴降”创效基本盘稳固,航煤单月收率首次突破8%,润滑油及特种油销量比上年增长5.5%,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品品牌持续引领国产品牌,负极焦和低排阳极焦销量在石油焦销量中的占比超过30%,高弹聚丙烯长丝土工布专用树脂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化工新材料2023年度创新产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济南炼化抢抓大检修机遇之年。济南炼化将聚焦“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大检修、三四季度优化创效”主题主线,全方位优化生产经营组织,稳妥应对装置运行末期安全平稳风险,灵活推进成品油“稳汽、压柴、增航”结构优化增效,做精做强高端石油焦、聚丙烯土工布专用料等专精特新产品,全力做大做实有效益的加工量。抢抓大修改造机遇,集智聚力完成环保型橡胶增塑剂的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将环保型橡胶增塑剂年产量从2万吨提高到5.3万吨;完成胜利油田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做好胜利油田海桩原油生产重质光亮油替代进口,进一步拓展芳烃基特种油品产业基地,着力扩大特色产品效益优势。

  2024年,海南炼化在有边际效益的前提下,做大化工装置产量,摊薄整体能耗,实现减亏增效。在集团公司炼化企业中率先打通对二甲苯和石脑油价差套期保值,提前锁定原料与产品的加工效益;乙烯装置率先满负荷运行,工业总产值、原油加工量和芳烃乙烯产量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化工产品出口排名炼化企业第一。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的封关之年,海南炼化将聚焦管理一体化、区域协同化、效益最大化、发展最优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争做自贸港建设的顶梁柱。把握自贸港封关运作契机,落地更多自贸港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业务,争做政策先行先试的样板企业,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经营优势,促进产值及税收再创新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不敢冒可控的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的理念。在市场行情报价波动频繁的情况下,支持创新拓展套期保值经营手段,促进装置满负荷生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勇于化市场挑战为机遇,落实“两个十块钱”,即产品运费降低10元/吨、产品价格提高10元/吨,实现物流降本和提价增效双促进。

  实施以“奖得心动、罚得心痛”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向一线、骨干倾斜的“收入凭贡献”分配机制,对打破竞赛纪录和获得国家级竞赛金奖的员工等给予重奖。坚持人人肩上扛指标,开展创效降本劳动竞赛,层层传递创效降本压力,激发全员创效动力。